“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骊山王陵的风水格局不错,但最终还是没逃过历史灭秦的命运。
骊山王陵的风水格局
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
骊山是中国名山之一,她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下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这里已构成了一处殊堪神往的旅游胜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便大兴土木,让人依照六国宫殿原样,在咸阳建宫室145处,藏美女万人以上,其中以阿房宫最负盛名。他好大喜功,多次到全国各地巡视,每到一处便刻石立碑,记述自己的功绩,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於沙口平台(今河北平乡 广宗一带)出巡的路上,不久秦国便发生大乱而很快灭亡。
骊山王陵的风水格局神秘传说
当他坐在宝座上,沉醉在一片万岁呼声中时,曾幻想永远不离开人间和豪华的宫殿,於是听信了方士们所编造的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上边居住着仙人的美言,并派方士徐芾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到海中的仙山上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但是徐芾一行入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有民间传说,他们来到了现在的日本国定居,传宗接代。以后,嬴政也认为“长生不死”的“神仙世界”是靠不住的事,所以他转而特别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秦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是战国时代秦国 襄王的儿子,13岁继承王位,21岁开始亲理朝政。他采纳韩非、 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兴修水利,奖励耕织,进一步增强了商鞅变法后本已强大的国力,又制定“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用十年时间歼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后来,他又确立郡县制度,制定三公九卿的官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抗击匈奴,征伐南越,修建长城 驰道和灵渠,又用“焚书坑儒”来统一思想,在不长的时间内,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业绩。后人常把他的历史功绩与暴行苛政联系在一起,但对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便大兴土木,让人依照六国宫殿原样,在咸阳建宫室145处,藏美女万人以上,其中以阿房宫最负盛名。他好大喜功,多次到全国各地巡视,每到一处便刻石立碑,记述自己的功绩,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於沙口平台(今河北平乡 广宗一带)出巡的路上,不久秦国便发生大乱而很快灭亡。
关于秦始皇修建自已的陵墓,有这麽一个传说。当他坐在宝座上,沉醉在一片万岁呼声中时,曾幻想永远不离开人间和豪华的宫殿,於是听信了方士们所编造的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上边居住着仙人的美言,并派方士徐芾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到海中的仙山上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但是徐芾一行入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有民间传说,他们来到了现在的日本国定居,传宗接代。以后,嬴政也认为“长生不死”的“神仙世界”是靠不住的事,所以他转而特别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其实,嬴政自即位后不久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直到他去世才草草收场,前后共用了37年,大规模的修筑是在统一后的10年,由丞相李斯督率72万刑徒和奴隶,倾国力修造。史称陵高50馀丈,周5里余,墓基极深,并用铜液灌注。直到今天,看到那高大的封土丘和形象生动的兵马俑,我们依然为之赞叹,秦陵的高大也就是秦皇的威风,秦陵的非凡气势就是秦皇的气势非凡。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部队换岗仪式"表演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展示,再现二千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生动直观的揭示秦陵奥秘,展示其丰富内涵。
《大明孝陵神宫圣德碑》记载,朱元璋“审天象,作地志”,此即是采用了象天法地,以“天帝”所居之“北斗”位居中央,周围按二十八宿构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环绕的神秘布局手法,这里就“风水说”。古人认为北斗七星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皇帝是天子,“升天”也就意味着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这种追求“魂归北斗”的“北斗七星”陵区布局,影响到了后代王帝陵寑的择址和建设。北京城的规制是仿南京城的,北京十三陵的构建规制同样源自南京,源自孝陵。十三陵中的第一座、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寝长陵的规制,完全按照孝陵的标准构造的。其后的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的营造,虽有大小之别,但规制相同。整个陵园以长陵为主体,向东南、西北和西南展开,周围约八十里,形成了明朝规模宏伟的陵园。
位于关中的乾陵,地形地貌结合完美,有山有水,山是梁山,水是漠谷河,陵区如裸睡少妇,棒槌岭如男根插在中间,应合“阴阳二仪、天地配合”之原理。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乾陵具备了风水宝地的所有条件,据说,高宗李治登基不久,命当时有名的星相大师袁天罡和专掌阴阳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为他择万年吉壤,这块地是袁、李两人共同定下的。朱元璋则新创了一套帝陵体制。孝陵以钟山为中心,外郭城垣走向曲折,绕山而建,这一点与明初京师城垣相似;神道也是不循常规,弯曲而行,与陵宫部分构成一平面如“北斗”的形状。
骊山王陵的风水格局
中国考古最大的发现莫过于秦皇陵,即骊山王陵。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封建帝王,但在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中,有关秦始皇祖先坟墓所在地和秦文化发祥地一直是困扰学人的两大谜团。史书中记载,秦王陵有4个。1974年陕西潼县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秦陵第四陵——始皇陵园的发现震惊世界,秦陵的发现也从此开始。1987年,秦人第二雍城陵园和第三陵园芷阳陵园再次发现。但是,这些发现仅仅揭开了谜团的一部分,即秦人第一陵及其发祥地依然迷蒙重重。考古学界的目力始终在陕西一带。而早在1985年的一天,甘肃礼县大堡子一带的永兴龙槐村的村民在农田里犁地时,发现了“金娃娃”,于是,围绕大堡子山,人们开始疯狂地挖掘文物。直到9年后的1994年3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礼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才专程进入大堡子山,对被盗掘的墓葬进行抢救性的清理发掘。人们惊讶地发现,原因这就是史书中记载的秦人第一祖陵。这一发现,终于将这两大谜团解开,史学家李学勤称“这一发现填补了先秦文化的研究空白。”研究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铜器铸造工艺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寻找秦文化的渊源、探索秦戎关系等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翔实的、科学的依据。至此,秦人历史的最后一缕面纱被揭开。
“断碑衰草寒烟里,风雨年年上绿苔”,骊山王陵的风水格局依旧是不老的风水传说,滔滔江水东流去,风水轮流转,没有万世皇帝,只有千秋白骨留。